导航:首页 > 名字百科 > 顺庆名字由来

顺庆名字由来

发布时间:2021-04-19 06:12:27

① 清朝时期南充叫什么名字

清代的南充市叫作顺庆府,管辖南充县(今顺庆、高坪、嘉陵区)、西充县、蓬州(今蓬安县)、营山县、仪陇县、广安州(今广安市广安区、前锋区)、邻水县、岳池县。

② 重庆地名的来历

“重庆”地名的来历:

宋代时,先后属西川路、峡西路(也叫峡路,治奉节)、夔州路(治奉节)管辖,短暂属西川路和峡西路,两宋大部分时间属于夔州路管辖。

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随后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为西南大区代管的中央直辖市,驻地亦设在重庆。


(2)顺庆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重庆的起源:

在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重庆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在距今2万年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今铜梁区)。

夏商时期为百濮地,《华阳国志》载: "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 · 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岩盐产区,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时期巫山地区催生了巴国文明。

战国时期,巴国从汉水流域南迁至长江上游后,先后在枳(今涪陵区)、江州(今渝中区)、垫江(今合川区)建都。周庄王八年(前689年),巴国与楚国激战于那处(今湖北省荆门市东南),双方相持数月,巴人不敌而归。巴楚之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灭巴国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为36郡,巴郡为其一。

③ 重庆地名的来历是什么

对于“重庆”名称的由来,现有三种解释:

  1. 因帝王“潜藩”(指皇帝在未继位前的封地)而名。宋光宗藩封在恭州,是为“一庆”,后又由恭州承嗣皇帝大位,这是“二庆”,故以双重喜庆,将恭州升格为重庆府。

  2. 因祖(母)父(亲)二人均临光宗登基庆典而名。宋光宗即位时,其祖母—宪圣慈烈皇后尚在,称“寿圣皇太后”,其父亲孝宗称“太上皇”,二位均临视了光宗的登基庆典,故曰“重庆”。于是,“恭州”即被命曰“重庆府”

  3. 是合取比邻两地的地名为名。另据明代《蜀中广记·郡县古今通释·重庆府》载:“重庆者,以其介绍、顺二庆之间也”,即因重庆之南为“绍庆府(治今彭水)”,之北为“顺庆府(治今南充市)”,“恭州”介乎其间,故曰“重庆”。

拓展资料:

重庆,简称渝或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既以江城、雾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38个区县(自治县);2017年常住人口3075.16万,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有中国火锅之都、中国会展名城、世界温泉之都之称。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融贯东西,汇通南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其江北机场居中国内陆“十大”空港之一,果园港为渝新欧大通道的起点。重庆地处盆地东部,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山地占76%;气候冬暖春早,夏热秋凉,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流程679公里。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重庆既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在3000余年历史中,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 ;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

重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高校67所,还有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江新区、渝新欧国际铁路等战略项目。

④ 四川18个地级市名称的来历

成都的来历:《蜀王本纪》:“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
自贡市的来历:自流井和贡井的合称攀枝花市:1965年2月5日3月20日,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4月改称渡口市。渡口市区内到处生长着高大挺拔的攀枝花树(攀枝花又称木棉花、英雄花),开花时娇艳粗犷,无一片绿叶,气质卓越,深受市民喜爱。198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攀枝花市,成为中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泸州市:西汉景帝时,赵国丞相苏嘉因协助削藩有功,位封江阳侯。《水经注》云:“江阳县枕带双流,据江、洛会也。汉景帝六年,封赵相苏嘉为侯国。” 汉景帝六年(前151年),这是泸州有确切历史纪年的开始,也是泸州有确切政历域名的开始。江,指今长江,阳,指长江之北,洛,指今沱江。说明古江阳治地位于长江北岸与沱江交汇处,也即今泸州城区中心半岛。泸州称江阳,就源于二千多年前的封侯故地。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从统治需要出发,设置泸州。段玉裁说:“梁置泸州,治马湖江口,以马湖江即泸水,故曰‘泸州’也。”马湖江概指今三峡至金沙江一段长江河道,别称泸水。泸州建置于江阳,从此相沿成名。南朝泸州管辖范围,大体相当于今日泸州市四县三区和江安、富顺及贵州习水、赤水、仁怀、毕节、大方诸县一带,是控扼三江两河(长江、沱江、岷江、永宁河、赤水河),柔治川滇黔结合部的西南会要之地。当时泸州的管辖重点是长江以南的广大滇黔地区,确立了以后历代泸州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基本方向,即拓殖疆土、化育边民是主要目的。在历史上,州,主要设置在汉人与少数民族聚居交错生活的边地,兼有军事弹压、行政管理、镇边防御、文明教化多重功能,如幽州、凉州。泸州正好位于西南苗彝族与汉人交错生活的结合部地区,它的设置符合政历惯例和统治需要,符合泸州历史实际和地缘状况。梁武帝建置的泸州,其辖地范围大体相当于现在省一级行政区。泸州有此建制历史距今已有1469年,说明泸州在历史上设置独特,政历深厚,政功卓有。

⑤ 南充地名 由来

南充市是四川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全省9大中心城市之一。从古至今一直是川北重镇,历代均为郡、州、府、路、道、署治所。境内的阆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战国后期曾是巴国别都。清兵入川时,阆中为四川临时省会十余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南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国初期,南充市(今南充市顺庆区)是川北行政公署(省级行政机构)的驻地。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介于北纬30°35′--31°51′、东径105°27′--106°58′之间。南北跨度165公里,东西跨度143公里。东邻达川市,南连广安市,西与遂宁市、绵阳市接壤,北与广元市、巴中市毗邻。幅员面积12494平方公里。辖顺庆、高坪、嘉陵三区和西充、南部、蓬安、营山、仪陇五县,代管省辖阆中市。南充市人民政府驻顺庆区。2003年,全市辖有180个镇、302个乡。市区建城区面积42.3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居住人口53.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万人,暂住人口8万人,农业人口3.9万人)。
南充市行政区划表
(2003年) 单位:个
县(市、区)乡 镇 街道办事处 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
合计 302 180 5 259 5746
顺庆区 14 11 4 40 258
高坪区 17 17 1 30 366
嘉陵区 28 20 13 557
阆中市 48 23 48 772
西充县 32 15 9 603
南部县 48 32 37 1090
营山县 43 19 18 658
蓬安县 31 15 23 598
仪陇县 41 28 41 844
1993年南充撤地建市时,总人口为698.76万人,2002年末总人口为714.45万人(按户籍统计),其中非农业人口120万人左右。全市人口在区域分布上差异较大,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貌条件关系密切。城镇、交通干线、沿江河两岸、平坝地区人口密度较大,高丘、低山地区人口相对较稀。人口密度最大的是顺庆区,每平方公里为1085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阆中市,每平方公里为452人。总人口态势是人口分布由北向南密度逐步增大。
南充市共有49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88%,少数民族48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0.12%。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依族、撤拉族、毛南族、仡族、锡伯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罗斯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其中回族居多,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6.05%。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顺庆区、阆中市。阆中博树回族自治乡是南充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乡。
南充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约前五、六千年左右),境内就有先民生息。原始社会的唐尧、虞舜时,境内为"有果氏之国"(原始部落)。夏朝(约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境内为古梁州之域。商朝(约前17世纪到前11世纪)南充属巴人之国。周朝(约前1027年至前221年)南充为巴子国地,其间的战国时期,约周显王三十年(前330年)巴子屡为楚子所逼,巴国国都迁至境内的阆中。
南充境内设县始于战国后期。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前314年),秦统巴、蜀后,在其地实行郡县制,设置了巴郡、蜀郡、汉中郡及31县,今南充境内仅设有阆中县(据《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蜀中广记》等书记载,当时阆中县的辖地大致包括今阆中、南部、西充、营山、仪陇、蓬安、顺庆、高坪、嘉陵等县(区)及广元市的苍溪和剑阁东南部、巴中市的恩阳、广安市岳池县西部和北部。隶巴郡(郡治今重庆市渝中区)。秦朝末年,楚汉争战,汉王刘邦被困荥阳,其部将巴郡阆中人纪信(今西充紫岩乡人)假扮汉王诳楚,救了刘邦,项羽受骗怒杀纪信。西汉建立后,汉高帝刘邦为追念纪信舍身安汉之功,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分阆中县纪信家乡设安汉县(县治今顺庆区舞凤镇清泉坝五里店)。
南充境内设郡(相当于今地级市一级政区)始于东汉。据《华阳国志·巴志》载,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分巴郡地在今南充市境内设巴郡(原巴郡更名为永宁郡),郡治安汉县(今南充市顺庆区),隶益州(州治今成都市城区)。巴郡辖7县,今南充市境内设有安汉、阆中、南充国,西充国4县。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巴郡更名为巴西郡,郡治从安汉县迁至阆中县。
三国蜀汉时,境内所设郡县未变。晋朝、南北朝时政权更迭频繁,设州、郡、县繁多,州名、郡名、县名极端混乱,约略统计境内先后设州、郡十五、六个,设县二十余个。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隋初清理省并了滥设的州、郡、县。境内设有蓬州、隆州及14县,其中安汉县在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为南充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调整政区设置,改州为郡 ,境内仅设有巴西郡(郡治今阆中市)及13县。
唐、宋时,境内设果州(州治今顺庆区)、阆州(州治今阆中市)、蓬州(州治今营山县安固乡)及十余县。南宋后期的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将宋理宗赵昀于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任果州团练使之地果州升为顺庆府(府治今顺庆区)。
元朝境内设有顺庆路(路治今顺庆区)、保宁府(府治今阆中市)、蓬州(州治今蓬安县)及7个县。明朝境内所设府(州)、县基本未变。清朝境内设有川北道(道治今阆中市),辖顺庆、保宁二府及7个县(州)。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进入四川后,四川省治初设保宁府(府治今阆中市),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四川省治迁至成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民国二年(1913年)境内设川北道(道治今阆中市),民国三年(1914年)川北道改为嘉陵道,民国五年(1916年)嘉陵道治迁至南充县(今顺庆区)。民国十七年至十八年(1928年至1929年),撤销道,县由省直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四川省县以上设置了十八个行政督察区,境内设有第十一行政督查区和7个县。
民国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933年至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陕西南部和四川北部一带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先后在境内建立了阆南县、仪陇县、长胜县、营山县、德丰县和宗发市苏维埃政权,隶属于川陕省苏维埃政权。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和33军军部曾设在阆中。
1949年12月10日南充解放。1950年在南充设立了省级行政机构--川北行政公署。川北行署驻南充市(今顺庆区),辖南充市和南充、遂宁、达县、剑阁4个专区35县。其中南充市人民政府驻今顺庆区,南充专署辖8县,初期驻今广安市岳池县,1952年5月迁至今高坪区。当时境内设有7县。其中6县隶南充专区,1县隶剑阁专区。1952年8月,撤区建省,南充市、南充专区改隶四川省。9月专署驻地由今高坪区迁至今顺庆区。1953年1月,南充市由省直辖改由南充专区管辖。同年四川调整行政区划,撤并部分专区,南充专区辖1市11县,其中今境内设有1市7县。1968年南充区专员公署更名为南充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又更名为南充地区行政公署。1993年7月2日,国务院作出调整南充行政区划决定,撤销南充地区、南充市、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辖原南充地区的南部县、营山县、仪陇县、蓬安县、西充县和新设立的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原南充地区的阆中市由省直辖,南充市代管。
数千年来,在南充这块土地上,涌现了一代代忠心报国,叱咤风云,贡献卓越,彪炳史册的国家栋梁,仁人志士。汉有范目、纪信、落下闳、司马相如,三国时有谯周、王平,晋有陈寿,唐有袁天罡、李淳风,宋有陈省华、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父子四人及抗金名将张宪,明有父子宰相陈以勤、陈于陛和任翰、黄辉,之后有开国元勋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和民主革命家张澜以及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他们对于推动国家统一、民族兴旺、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⑥ 四川南充在唐朝是的名字叫什么

果城为南充的别名。其名源于唐初的果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设果州,辖南充、相如、西充、朗池(今营山县北部)4县。《旧唐书》说“果州”得名“因果山为名”。据考,果山为南充城西南的西山山脉中的一个小山丘(今省蚕丝校背后)。当年山上“多黄柑”。果州建制一直保持到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设顺庆府时。后来,州制虽早已废止,但人们仍习惯称南充为果城。

李渊于隋炀帝义宁二年(618)灭隋,建立唐王朝,建都长安,至昭宣帝天佑四年(907)后梁灭唐止,唐朝共统治中国290年。在这段时期内,地方政权建置变革较大,历经四变:一是高祖武德元年(618),改郡为州,实行州、县二级制;二是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建立道制,实行道、州(府)、县三级制;三是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改州为郡;四是肃宗乾德元年(758)又改郡为州。整个唐代基本上实行道、州(府、郡)、县三级制。今南充地区境内设县增至26个,分属2道5州(郡)。(其中,今南充地区境内设有阆州、果州、蓬州3州)。
剑南道东川:肃宗至德二年(757)分剑南道置,道治在今三台县潼州镇。
合州(巴川郡):州(郡)治石镜县(今合川县合阳镇),领6县,今南充地区境内所属新明、汉初2县属之
新明县:武德三年(620)分石镜县置新民县,后因避讳太宗李世民讳,更为新明县。县治在岳池县罗渡镇。
汉初县:县治在今武胜县西关乡胡家坝山南西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山南道置。道治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
阆州(阆中郡):武德元年(618)改巴西郡为隆州,玄宗先天元年(712)为避李隆基讳,改隆州为阆州。领10县
阆中县:武德元年(618)年阆内县更名为阆中县。县治在今阆中市保宁镇
思恭县:武德元年(618)分阆中县置,县治在今阆中县二龙乡。武德七年(624),省入阆中县。
晋安县:武德元年(618)为避李建成讳,晋城县更名为晋安县,县治在今南部县升钟镇。南部县:县治在今南部县南隆镇
苍溪县:县治在今苍溪县陵江镇
西水县:县治在今南部县保城乡
奉国县:县治在今阆中市老观镇
新井县:武德元年(618)置。县治在今南部县大桥镇新井村
新政县:武德四年(621)置新城县。后因避皇太子李建成讳,更名新政县。县治在今仪陇县新政镇东南村
果州(南充郡):高祖武德四年(621)置。因南充城西有历来盛产黄果(广柑)的果山,故定名"果州"。代宗大历六年(717)改为充州,十年(775)又改为果州。州(郡)治南充县。领5县
南充县:县治在今南充市舞凤乡清泉坝五里店
相如县:县治在今蓬安县利溪乡
流溪县:高宗开耀元年(681年)分南充县置。县治在今南充县金凤镇县坝。
西充县:高祖武德四年(621)分南充县置,因地处南充县之西北,加之原有西充国县旧名,故名"西充县"。县治在今西充县晋城镇。
岳池县: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分南充、相如2县置。因县治所在地有岳池水,故名。县治在今岳池县顾县镇。玄宗开元二十年(732)移县治于今岳池县铺芽乡旧县铺。
蓬州(蓬山郡):高祖武德元年(618)复置蓬州,州治安固县。武德三年(620)分仪陇县置方州,州治方城山(今仪陇县金城镇金城山)。武德八年(625)省方州,仪陇县仍属蓬州。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2)改蓬州为咸安郡。肃宗至年二年(757)又改为蓬州。州(郡)治蓬池县。领7县。
蓬池县:代宗广德元年(763)大寅县更名,县治迁至今蓬安县茶亭乡蓬池坝。
良山县:玄宗天宝元年(742)安固县更名。县治今营山县安固乡群力村大官山。
仪陇县:武德二年(619)县治从今仪陇县铜鼓乡旧县坝迁至今仪陇县金城镇金城山。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又迁县治于金城山腰平溪(今仪陇县金城镇)。
伏虞县:开元末县治从今仪陇县大罗乡大罗池迁至今仪陇县义路乡李家坝。
宕渠县:县治在今营山县黄渡乡景阳村人头山
蓬山县:肃宗至德二年(757)咸安县更名,县治在今营山县三元乡兴福寺
朗池县:西魏时省。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分相如县复置。敬宗宝历元年(825)又省,文宗开成二年(837)又复置。县治在今营山县城东镇。
渠州:郡治流江县(治今渠县渠江镇)。领7县,今南充地区境内所属渠江、丰乐2县属之。渠江县:高祖武德元年(618)改宗城县为始安县。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始安县为渠江县。县治在今广安县肖溪乡王家坪。
丰乐县:高祖武德元年(618)分渠洒县置。县治在今广安县茶坪乡士城寨。武德八年(625)省入渠江县。

⑦ 果城的来历

建城2200多年的果城,在历史上曾有6个称谓。据《顺庆区志》主编潘大德考证,从果城建城伊始的安汉,到现在的顺庆,每一次更名,都与一段有趣的史实相关。

公元前202年(汉高帝六年)10月,高帝下令修建安汉县城。据《史记·项羽本纪》载:汉王三年(前204)刘邦被项羽围在荥阳城中,危急时刻,大将军纪信向刘邦献“金蝉脱壳”之计。刘邦脱险后,化装成刘邦的纪信被项羽烧死。刘邦战胜项羽后,认为纪信舍身为安定汉政权立了大功,故在纪信家乡,设立安汉县。据史载,当年的安汉县城就在今天顺庆北城街道五里店一带。安汉县时辖今天的南充市辖三区、西充县及蓬安县和岳池县部分地方。

西汉及东汉在实行郡县制度的同时,又实行分封皇子及功臣的赐爵食邑制度。因此,在其行政区划之中,除郡、县之外,还有“国”。安汉县后来曾一度称“充国”,虽然充国置于何时已无从可考,但据《汉书·地理志》对巴郡的解释,巴郡领有阆中、江州、临江、安汉、宕渠、充国、涪陵等。可见西汉时已有充国。据巴郡条下所列“充国”后说 “永元二年分阆中置”。有人据此推断东汉初年曾废掉充国并入阆中县。充国的地域包括今阆中南边部分和南部县。汉献帝初平四年(193)撤充国为南充国、西充国。南充国地域包括今天的南部县东部、蓬安县及高坪区北部。城邑在南部县柳驿乡境内。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合并安汉、巴西两县为一县,因地处充国之南,故定名南充县。

顺庆得名始于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当年升果州为顺庆府。原来,理宗未作皇帝前任过果州团练使,其登基后下诏,将他最初作官住过的果州升格为府。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改顺庆府为顺庆路,明清时均为顺庆府。1911年,因府县同城,裁除县署,留府,设顺庆府知事公署。民国二年改顺庆府署为南充县知事公署,正式取消“顺庆”之名。到1993年行政区划调整,作为南充城市的主体部分,顺庆地名重新被使用。

果城为南充的别名。其名源于唐初的果州。高祖武德四年(621)设果州,辖南充、相如、西充、朗池(今营山县北部)4县。《旧唐书》说“果州”得名“因果山为名”。据考,果山为南充城西南的西山山脉中的一个小山丘(今省蚕丝校背后)。当年山上“多黄柑”。果州建制一直保持到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设顺庆府时。后来,州制虽早已废止,但人们仍习惯称南充为果城。

⑧ 四川南充在古代有哪些别名

夏时期为“有果氏”之国商时期属巴国周时期巴子国属地。秦时期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秦灭巴,十一年置阆中县,隶巴郡(今重庆市)。秦代郡县建置依旧。西汉时期析阆中县置安汉(今南充)、充国县。新莽时更安汉县为安新县。东汉时期境内置巴郡,辖安汉(郡治)、阆中、西充国(充国更名)、南充国县(析充国县置)。建安六年改巴郡为巴西郡,郡治迁阆中,隶属未变。三国西晋时期三国蜀汉、西晋、成汉时,郡县依旧。东晋时期阆中为北巴西郡郡治,辖西充国(郡治)、南充国、安汉、羔羊县(今仪陇境)。南北朝时期郡县迁今绵阳市境内侨置,辖阆中(郡治)、安汉、西国(西充国改)、南国(南充国改)、羔羊县。南朝齐时,郡县建置依旧。南充安汉阁朱德故居唐代,隶山南西道,境内置3州,辖阆州(阆中郡)阆中(阆内改,州郡治)、思恭(今阆中境)等19县。五代时期五代时,州县设置未变。后唐于阆州置保宁军,于果州置永宁军。北宋时期境内置3州,辖隶成都府路的果州南充(州治)、西充、相如等13县。南宋时期境内置1府,辖隶潼川府路的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流溪县及隶利州路的阆州阆中(州治)南部、新井、奉国、新政、西水县和蓬州蓬池(州治)、仪陇、营山、伏虞、良山、相如县等2州15县。明时期明代隶四川布政使司,境内置2府,辖顺庆府南充、西充县和蓬州、营山、仪陇县,保宁府阆中(府治)、南部等1州6县。民国时期隶四川省,境内置嘉陵道,辖南充(道治)、阆中、南部、西充、营山、仪陇、蓬安(蓬州改)等7县。民国24年,境内置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南充(区治)、蓬安、营山、仪陇、西充、南部等6县。阆中隶第十四行政督察区。建国后隶川北行署区,境内辖南充市(区治,区直辖)、南充、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等1市6县;属南充专区(治今岳池县九龙镇)。1952年撤川北行署区,隶四川省,南充专区治迁南充,辖县未变,南充市改属南充专区。1968年南充专区更名南充地区。1993年1993年7月撤南充地区、南充市及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辖顺庆(市治)、高坪、嘉陵3区及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5县,阆中市由四川省直辖,南充市代管。

⑨ 南充名字的由来

公元前202年(汉高帝六年)10月,高帝下令修建安汉县城。据《史记·项羽本纪》载:汉王三年(前204)刘邦被项羽围在荥阳城中,危急时刻,大将军纪信向刘邦献“金蝉脱壳”之计。刘邦脱险后,化装成刘邦的纪信被项羽烧死。刘邦战胜项羽后,认为纪信舍身为安定汉政权立了大功,故在纪信家乡,设立安汉县。据史载,当年的安汉县城就在今天顺庆北城街道五里店一带。安汉县时辖今天的南充市辖三区、西充县及蓬安县和岳池县部分地方。西汉及东汉在实行郡县制度的同时,又实行分封皇子及功臣的赐爵食邑制度。因此,在其行政区划之中,除郡、县之外,还有“国”。安汉县后来曾一度称“充国”,虽然充国置于何时已无从可考,但据《汉书·地理志》对巴郡的解释,巴郡领有阆中、江州、临江、安汉、宕渠、充国、涪陵等。可见西汉时已有充国。据巴郡条下所列“充国”后说 “永元二年分阆中置”。有人据此推断东汉初年曾废掉充国并入阆中县。充国的地域包括今阆中南边部分和南部县。汉献帝初平四年(193)撤充国为南充国、西充国。南充国地域包括今天的南部县东部、蓬安县及高坪区北部。城邑在南部县柳驿乡境内。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合并安汉、巴西两县为一县,因地处充国之南,故定名南充县。

⑩ 南充古代的地名叫什么

南充开发较早,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夏代为“有果氏”之国,殷商属巴国,周为巴子国属地。战国时期,约公元前330年,巴子国国都迁阆中,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秦灭巴,十一年置阆中县,隶巴郡(今重庆市)。秦代郡县建置依旧。
西汉初,析阆中县置安汉(今南充)、充国县。新莽时更安汉县为安新县。
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境内置巴郡,辖安汉(郡治)、阆中、西充国(充国更名)、南充国县(析充国县置)。建安六年改巴郡为巴西郡,郡治迁阆中,隶属未变。三国蜀汉、西晋、成汉时,郡县依旧。东晋时,阆中为北巴西郡郡治,辖西充国(郡治)、南充国、安汉、羔羊县(今仪陇境)。
南朝宋时,巴西郡为僚人所聚,郡县迁今绵阳市境内侨置,辖阆中(郡治)、安汉、西国(西充国改)、南国(南充国改)、羔羊县。南朝齐时,郡县建置依旧。南充安汉阁朱德故居唐代,隶山南西道,境内置3州,辖阆州(阆中郡)阆中(阆内改,州郡治)、思恭(今阆中境)等19县。
五代时,州县设置未变。后唐于阆州置保宁军,于果州置永宁军。
北宋,境内置3州,辖隶成都府路的果州南充(州治)、西充、相如等13县。
南宋,境内置1府,辖隶潼川府路的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流溪县及隶利州路的阆州阆中(州治)南部、新井、奉国、新政、西水县和蓬州蓬池(州治)、仪陇、营山、伏虞、良山、相如县等2州15县。
明代隶四川布政使司,境内置2府,辖顺庆府南充、西充县和蓬州、营山、仪陇县,保宁府阆中(府治)、南部等1州6县。
清代隶四川省,境内置川北道,辖保宁府阆中(道府治)、南部县,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营山、仪陇和蓬州(县级州)等2府1州6县。
中华民国初,隶四川省,境内置嘉陵道,辖南充(道治)、阆中、南部、西充、营山、仪陇、蓬安(蓬州改)等7县。民国24年,境内置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南充(区治)、蓬安、营山、仪陇、西充、南部等6县。阆中隶第十四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隶川北行署区,境内辖南充市(区治,区直辖)、南充、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等1市6县;属南充专区(治今岳池县九龙镇)。1952年撤川北行署区,隶四川省,南充专区治迁南充,辖县未变,南充市改属南充专区。1953年撤剑阁专区,划阆中县隶属。1968年南充专区更名南充地区。1991年1月阆中撤县建市。1993年7月撤南充地区、南充市及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辖顺庆(市治)、高坪、嘉陵3区及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5县,阆中市由省直辖,南充市代管。

阅读全文

与顺庆名字由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岩名字寓意 浏览:278
制作名字的软件叫什么 浏览:460
好听的游戏情侣名字大全 浏览:856
姓名带薇的女孩名字 浏览:861
冬樱开头名字 浏览:168
晞彤这个名字寓意 浏览:446
猫咪名字大全phpwind 浏览:958
李性四个字的名字 浏览:956
lol好听的名字 浏览:909
善字开头的名字 浏览:295
张翊泽名字打分 浏览:389
带瑾的女孩高雅名字 浏览:886
2016女孩名字大全及寓意 浏览:170
三个字酒店名字 浏览:658
1999年12月18男孩名字 浏览:807
自己名字的含义作文 浏览:267
贷款公司小组名字大全 浏览:13
古代宫赋名字 浏览:934
四个人的微信群名字 浏览:300
怎么看名字五行缺啥 浏览:724